- 功能特点
多乐游戏电脑版:
这个皮肤白到像个外星人的人叫做布莱恩·约翰逊(Bryan Johnson),你可能已在微信短视频上见过他。布莱恩立志追求长生不老,或者说探索长生不老的可能性。
布莱恩每天服用超过100种药物加补剂;规律锻炼一小时;在早晨用电极刺激耳朵来唤醒副交感神经;戴上特殊耳机做听力再生训练;用高频电磁刺激腹部为增强性能力;戴上装有激光二极管的生发帽来促进头发生长······据他本人称,这些疗法每年花费约200万美元。
在众多硅谷富豪中,布莱恩或许是最自恋的和最病态的,但同时可能也是路人缘最好的那个,因为他最有信念感。
他敢于用他的身体做实验,碍不着别人;而且他有相应的毅力,他需要全权控制他的饮食、睡眠,比运动员还要严格,更重要的是他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控制自己的心情。除此以外,他还要花海量的钱,而且是自己的钱,去资助和尝试各种前沿疗法。
布莱恩·约翰逊并非出身富裕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需要拆东墙补西墙地过活。
1977年,布莱恩出生在美国犹他州一个摩门教家庭。童年并不宽裕:3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一人抚养五个孩子,收入微薄。孩子们的新衣服,全靠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
8岁那年,母亲再婚。继父经营一家卡车货物运输公司,为这个家带来了中产阶级的稳定生活,他们也渐渐在当地社区扎下根来。
2000年代初,布莱恩进入杨百翰大学就读。大学期间,他开始卖手机销售,而后创办了自己的手机销售公司。这个小公司让他有能力靠自己偿还学贷,不过由于摩门教徒享有优惠,他只用付2万美元,而一般学生则需4万。
本科毕业后,他继续经营这个销售公司一年半,但发现难以扩大规模,于是转向互联网电话业务,希望用网络技术替代传统电话线路。
当时正值互联网浪潮兴起,他成功融资42万美元,开发出产品并赢得客户,项目也开始盈利。可惜未能获得第二轮融资。
之后,在哥哥介绍下,他结识一名房地产商,花了两年时间策划一个与市政府合作、价值5000万美元的房地产项目。然而,项目最终失败,兄弟俩双双破产,连水电费都付不起。那时布莱恩已经结婚,而且有一个孩子。他开始找工作。
他编造简历,做了所有《意林》中的美国企业家会做的——给犹他州前50位富豪逐一发邮件——结果石沉大海。
最终,他只能找了一份普通的支付服务销售工作:帮商户开通账户、安装POS机,或是替换他们现有的服务。当时的支付行业相当混乱,各家运营商与银行服务雷同、技术落后,充斥着不透明条款和欺诈行为。商户对像他这样的销售员普遍反感。
布莱恩想出一个策略:对客户说,“给我三分钟,如果听完你不想签约,我给你100美元。”他靠真诚、信任和透明打动对方。他会坦诚地说:“我们的服务本质上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但你现在面对的是一个让人信服的人。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用这个方法,布莱恩六成都会成功,很快做到了他们公司销冠,并且从没线岁,从小家境贫穷,从没真正有过钱。创业以后手头也不富裕,一直拆东墙补西墙。直到开始做这份销售工作,现在他每年净收入大概20万美元,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线年,布莱恩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MBA(学费大概12万美元),同时继续他的销售工作。但与此同时,布莱恩创办了线上支付处理公司Braintree,提供与他的老东家基本上相同的服务。
毕业之后,布莱恩从芝加哥回到犹他,找到了他的十个老客户,说他开始了一个新公司,要不要把业务转过来。十个中有九个同意,这给他每个月6600美元的收益,让他有条件在犹他州开一个小办公室,找几个兼职员工,同时养活他的家人。
第一个大客户是Open Table,是一家做连锁餐饮的公司,跟布莱恩签了一个期约一年半,价值150万美元的合同。别的客户闻声而来,包括当时崭露头角的Uber、Airbnb和Shopify等公司。
到2011年时,Braintree每日处理的交易额高达800万美元,并被《Inc.》杂志评为全美增长最快的私营公司之一。
2013年,PayPal以8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Braintree公司 。这一笔交易让年仅36岁的布莱恩一跃成为硅谷的新富豪。据报道,他个人从中套现约3亿美元 (Braintree当时还收购了社交支付应用Venmo,因此溢价不菲)。
3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净资产约为530亿美元。而布莱恩的身家,也开始用“亿”作为单位。
如果你在36岁手握3亿美元,或许不会像布莱恩那样,选择追求“长生不老”。
进入3亿美元俱乐部之后,你身边的榜样往往是:在马里布买下一排海景别墅,在曼哈顿拥有带直升机坪的顶层公寓,在迈阿密驾驶三层游艇,在夏威夷买下私人岛屿,在佛罗里达观看火箭发射,在硅谷赞助AI实验室,在拉斯维加斯开私人赌场,在纽约包下百老汇剧院或NBA球队VIP包厢。
但布莱恩·约翰逊没选这样的生活。他在南加州买了一栋双层别墅,大多数都用在存放医疗设施。除此之外,他还有一辆奥迪。
布莱恩酷爱参加访谈,自从财富自由后,他参加过大大小小十几个访谈。而在每个访谈上,他都会重复讲这一个故事,乐此不疲:
“在初中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学校里的孩子们开始分成不同的群体——书呆子、抽的和运动健将,以及不同阶层的人。我画了一个社会关系图,标记了各自群体中处于权力中心的学生,衡量每个人在圈子中的权重。我的计划不是只在各个群体中交朋友。我想和任何一个人都交朋友,而且我这方法奏效了。几周后,我在学校里成了最受喜爱的人。我成为了足球队的队长,还是童子军中的鹰级童子军,那是那个组织中能达到的最高级别。”
这是一个充满“奇人异士”感的故事,布莱恩喜欢强调自己是个奇人。但这一个故事也说明了两件事:
布莱恩的性格独特,或者说,他的性格就是去追求独特。不过,一个抱有挥之不去自卑感的少年,觉得自身是被悄悄选出来的,这种想法不是很自然吗?
好巧不巧,布莱恩出生在一个摩门教家庭。摩门教,全名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是19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支新教派别。
布莱恩最爱读传记,尤其是是一些异教徒的传记,柏拉图、列宁、斯大林和哈里·杜鲁门······但丁、温斯顿·丘吉尔、沃伦·巴菲特和迪特里希·朋霍费尔。他喜欢脱颖而出的人,他喜欢违背常识的人,他自己也想把自己构造成这样的人。
在美国,叛离摩门教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断裂,连亲友都会与其断绝往来。叛教也代表着失去摩门教所建立的社会福利,前面提到,布莱恩的大学为摩门教徒提供学费减免。
布莱恩在24岁那年早早结了婚,对方也是一位摩门教徒,之后有了三个孩子。是在这样的宗教背景下,布莱恩办了他的手机销售公司,做房地产项目,做销售员销售,去芝加哥念MBA,随后组建Braintree。
在MBA的第一堂课上,讲师让同学们分析一个案例:几个人发明了一种叫“奥尔夫球”的产品,性能优于传统高尔夫球。当其他同学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分销渠道与成本模型时,布莱恩的思绪却飘向了别处——
他忍不住去想:他们的婚姻还稳定吗?他们怎么支付每月的房租?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们是否还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
布莱恩·约翰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那时他酗酒过度,体重增加了五十磅,甚至常常生出轻生的念头。每天,大脑都会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低声催促他:“你的生活毫无意义,你应该现在就自杀,不要等到明天。”那个声音甚至带着残酷的讽刺——“但先吃一大包布朗尼,再喝几杯酒。”
与摩门教高度绑定的生活本身,成了一个无法逃离的陷阱;清规戒律是其内在的构造,而折磨与罪恶感则是预设好的回报。
而且,他的社交策略只能与人建立交往但无法与人交心,他没有一点真正亲近的好友、同事或者家人能宣泄。他意识到,当时唯一的退出机制就在自我毁灭之中。
直到他的公司Braintree被收购时,他有了第二个选择。套现之后,布莱恩公开叛离摩门教,与他的妻子离婚。
据朋友、前员工和法院文件称,他雇佣过,并吸食过包括、伊博加因和死藤水在内的毒品。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宗教通过承诺天堂的永生,将我们变成被动的等待者——我们不行动,只期盼被拯救。”
“耶稣基督让人们相信死亡是最终的命运,但我认为,死亡只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当然,故事的另一面是,摩门教徒需要将自己收入的10%上交教会,因此他叛离教会并不是什么意外之举。
不过此后,他在行为上愈发背离常理,愈发刻意地将自己构造成一个自由人,属实令人毛骨悚然。
自2020年以来,彭博社就对他那些异想天开的追求进行了五篇报道:他公司Kernel研发的脑读头盔;他试图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理性的人”;他决定接受 17 岁儿子的血浆并把自己的血浆输给 70 岁的父亲;以及最近在洪都拉斯进行的一轮实验性基因治疗。
2023年9月,《时代》杂志拍摄了布莱恩在私人健身房的照片,他,只拿着一个精心放置的壶铃——瞬间成为了一个迷因。《纽约邮报》则兴高采烈地追踪他的每一个动作,在2023年发表了十几篇关于布莱恩的文章,这中间还包括三篇关于他的文章。
在员工人数约为30人的Blueprint公司,员工有时不得不签署多达三个独立的协议。
其中一份“自愿签署”的协议,格外不寻常,这不是一份保密协议,而是旨在保护公司免受潜在诉讼,这些诉讼可能涉及员工在职场中可能目睹的情况。
根据协议,员工必须宣誓他们能够接受布莱恩“穿着很少有时甚至不穿衣服/内裤”以及听到“关于性行为的讨论,包括勃起”的情况。他们还必须同意布莱恩的行为不是“不受欢迎、冒犯、羞辱、充满敌意的、不专业或虐待的。”
据前朋友和员工透露,布莱恩越来越痴迷于自己的声誉,并疑惑为什么自己不存在像马斯克那样获得那么多宣传。他开始更多地依赖保密协议。2020年,在他和另一个人一起使用迷幻剂之前,他要求对方签署一份协议,两位前朋友说。对方签署了协议但早早离开,且对协议感到愤怒。
从布莱恩的销售方法论中能看出来,他善于营销那些所有人都认为正确、但却无人有内驱力去追求的东西。布莱恩·约翰逊善于站住正道的位置,这个特质让他适合做销售,也让他适合去当宗教领袖。
他最近声称即将关停他的Blueprint公司,而专注于他的宗教:“别死(Dont die)”。
“我并非主张永生,也并非主张乌托邦。作为物种,我们的存在正面临风险。我们不知道人类在未来是否还有作用。我们不知道能否度过这一刻。我们之间已经剑拔弩张。核毁灭的可能性就在眼前。这是一个让我们进化成一种物种的时刻:我们共同拥有的唯一东西是,没有人愿意现在就死去。别死,就这样。
“然后我们将AI与‘别死’对齐。目前,美国在发展AI,中国也在发展AI,还有开源模型和闭源模型,任何一个人都要为了权力而争斗。
是的,他说的没错。然而,当访谈结束,灯光熄灭,他或许又会立刻掏出仪器,测量这次演说影不影响了他的心率变异性或端粒长度。
布莱恩·约翰逊的故事,或许并非一个关于成长,或者权力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他通过信任逃离了贫穷,通过财富逃离了宗教,最终,他试图通过征服死亡来逃离生命本身所带来的所有不确定性、脆弱和痛苦。他成功地逃离了一切,唯独无法逃离的,是那个始终需要用一个宏大项目来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充满困惑的摩门教男孩。
他的“别死”宗教才起步。这场由3亿美元资助的、极为奢侈的自我探索,结局如何,无人知晓。
唯一确定的是,布莱恩·约翰逊,这位最顶级的销售员,还是没找到活着的意义。
上一篇:“壶铃摆动”火了 动作不对恐伤身
下一篇:泉州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