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模具

黄骅模具:借平台搭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快车

  一边是正在寻求破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北京市科委,一边是正在积极寻求转型路径的黄骅模具产业,一拍即合的合作,开启了模具行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

  说这话时,黄骅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冯建辉脸上挂着笑容。疫情后的模具行业,后劲儿更足了。

  去年4月,几位陌生客人的到访让冯建辉满是意外。自称是北京市科委和北京生产力中心来的几位访客风尘仆仆来到黄骅,要实地看一下黄骅模具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北京来人主动跟咱合作?冯建辉满是疑惑。但一周后,10多个人的团队再次造访,不仅有北京市科委、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的相关负责人,也有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的负责人。

  原来,他们正在寻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课题,而近年来一直持续打造京津冀各类论坛、展会的黄骅,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今年4月8日上午,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塑料模具制造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启动会视频会议召开。一个需要课题、一个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合作就此开启。依托河北新林坡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模具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北京将以黄骅模具发展的问题作为课题,并给黄骅以模具设备、研发等多项支持。

  “按照合作方案,今年底将有为黄骅模具量身定做的、价值800万元的4台设备运抵。”新林坡公司总经理宋亚东说。

  模具行业的发展,首要是生产设备的升级。动辄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投入,对于散而小的黄骅模具企业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第一次参观南方优秀模具企业的时候,真的是震撼。”黄骅市模具协会会长张庆祥,对所受到的“刺激”记忆犹新,眼见了价值近千万元的机器,这是能等同于黄骅当时一个模具厂的价值,而仅仅一个车间就摆放了8台同类设备。“原来我们从始至终小富即安,这太可怕了。”张庆祥说。

  差距就是发展空间,黄骅模具开始寻求转变。2016年模具协会成立后,开始摸索发展路径,2018年,他们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第一步转变观念,伇伇走出去开阔眼界;第二步加大宣传,把黄骅模具的牌子亮出去;第三步提质,向高精尖转变。

  黄骅市对模具这一主导产业格外的重视,加大力度对模具行业进行扶持,带领企业激发内生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破除发展缓慢的瓶颈。2019年起,黄骅每年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当地模具产业发展。

  2019年工信部和财政部出台政策,支持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和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将在3年拿出1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全国200个经济开发区。作为去年我市唯一一家审批通过的省级特色载体,河北新林坡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得以享受到这一政策资金的支持,总额5000万元。

  梳理出模具行业发展的技术特点,找到企业通病,一个个接地气的问题浮现出来。

  对耐磨有要求的金属就需要硬度足够,但如果加工高精尖的模具,整体变硬的材料又不利于精细化操作,能否实现局部激光热处理,“哪里需要变哪里”?

  类似这样的问题梳理出来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生产力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机电院机床有限公司、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行动起来,各个击破。到今年底,一台台量身定制的设备将免费送抵黄骅,为平台企业服务。

  双方合作的第一年主要是北京方面的“物力”投入,比如无偿支持的设备,而接下来,将会主攻大数据、云平台,把管理、经营、销售上云,还将对所有设备做数据化管理,做到实时在线、可追溯。这必然会开启一场全新的变革。“非常期待。”模二代范忠贤是黄骅模具行业率先进入“高精尖”领域的创二代,早在2018年跟随协会一同去上海参观学习的时候,他就看中了一款检测设备,但短短两年间,他已经将目光升级到系统配套、无缝对接的在线自动检验测试设备上,而这,恰是平台未来所要努力伇伇的方向之一。

  模具既是高技术载体,又是高技术产品,上下游产业链都很长,也被称为“工业之母”——93%以上的产品不能离开模具行业。模具行业国内的市场需求每年达2600多亿元,北方需求量也超过700亿元。“南黄岩、北黄骅”,作为北方最大的模具基地,黄骅模具年产值达到20亿元。

  “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上升空间,又有诸多资金政策的支持,有北京智力团队的倾囊相授、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还有我们黄骅模具人追求高端的决心,我们会在升级的路上执着走下去。”宋亚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