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会议精彩发言摘录

  Hello,还记得我们之前报道的“2022遗产与气候 国际古迹遗址日学术研讨会”么?这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遗产保护与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这一议题顶配水平的研讨之一。很多小伙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看到会议直播,所以,为了弥补大家的遗憾,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会上的精彩发言。第六篇,

  内容提要:河南省历史上是丰水区域,水灾频发。“7.20”极端气象灾害向我们提出了警示。气候有大周期变化,在相对干旱时段内,对土遗址的安全稳定形态认识、保护技术措施和管理存在着若干需要重新审视的地方。土遗址保护策略要立足于气候大周期变化;应根据不同的气候与遗址特征分区、分类编制不同的技术指导意见,以“形态可辨,构造稳定,排水科学”为土遗址的健康标准,辅以正确的绿化配置、周边生存环境的优化,提高土遗址抵御极端气候的能力;土遗址的日常管理要建立在气候与保护技术探讨研究的基础上,不但要格外的重视日常保养和防灾储备,还要编制行之有效的遗址抢险加固技术导则,在遇到极端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时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2021年7月中旬以来,河南持续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等地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文物受灾较为严重。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格外的重视。习作出重要指示,亲自指挥部署;总理多次召开会议就防汛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深入灾区主持召开灾后恢复重建专题会议。依照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政府部署,河南省文物局积极组织各地文物主管部门开展文物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7.20”特大暴雨灾害具有维持的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强降水范围广、强降水时段集中、具有极端性五个特点,对河南省文物特别是土遗址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河南土遗址种类丰富、类型全面,最易遭受水害:一是土遗址大量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遗址本体以粉质粘土或粉质沙土夯筑,或直接利用生土挖造、土坯砌筑或砖石砌筑等形式为主,易受水害。二是土遗址本体在干燥时强度相比来说较高,一旦遇水极易引发崩解,饱和后出现液化。三是土遗址面积大,少有遮盖,暴雨直接冲刷下,易引发裂隙、流失、滑坡、坍塌等险情。

  经统计,全省土遗址类文物受灾共计5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文物点2处。这56处土遗址中出现大量坍塌、损毁等情况的有26处,占总数的46.4%。

  为最大限度减小此次特大暴雨带来的文物损失,确保灾后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灾情发生后,河南省文物局立即成立河南省文物灾后抢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文物灾后抢险保护工作;制定《河南省文物灾后抢险保护工作方案》,依照方案开展各项救灾工作;多次向国家文物局进行汇报,认真听取国家文物局关于防汛救灾和文物抢险部署要求,争取政策支持;局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共同前往受灾现场,进行受灾情况调查,指导抢险加固工作;组织专家团队全方面开展我省受灾文物调查评估工作,形成了河南文物救灾数据库;“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方案评审工作;按照河南省重建办要求编制《灾后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并按规划有序开展全省灾后文物保护工作。目前已全方面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河南历史上是丰水区域,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横亘河南,大气热冷峰在此交汇,雨量丰沛,远古的“禹河”遗迹、《山海经》记载、南北朝《水经注》所载、如今河南区域江、河、淮、济、海“五龙会中土,水网交相织”的水域格局,都证明了这一点。

  水是大地的雕刻师,中国地貌2-3阶分界线纵向将河南境内地貌东西一分为二,其交界线上众多的奇特地貌景观就是历史上水力的杰作。

  河南省历史大水痕迹在文物工作中频繁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现大量洪水地层堆积;考古资料证实了“大禹治水”的传说;偃师二里头遗址、新郑郑韩故城遗址、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巩义石窟寺、隋唐洛阳城遗址等都遭到了河流改道的较大破坏;黄河历史上的大改道均发生在河南,大量文物遗迹被深埋于地下。随着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我国雨带北移,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将会在河南地区持续增多,文物防灾减灾任务压力将逐步增大。因此,要格外的重视河南区域土遗址类文化遗产的防、减水灾的工作。

  (注:红线:古代通道;蓝线:中国气候分界线;黄线:中国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

  (注:蓝线:河流;红线、紫线:古代通道;黄线:中国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

  对河南区域一些夯土城墙遗址进行“7.20”特大暴雨灾害调研中发现,历史上,我们可能在土遗址保护管理策略、保护技术措施方面出现了一些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目前面临新的挑战,这都可以让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研究。

  气候变化有周期。人们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大周期内生存久了,往往忽略对逐渐到来的灾害周期的防御。在相对干旱时段内,对土遗址的安全稳定形态认识、保护技术措施和管理策略存在着若干需要重新审视的地方。

  气候大周期变化应是今后土遗址保护策略的重要审视角度;应根据不同的气候与遗址特征分区、分类编制不同的技术指导意见,以“形态可辨,构造稳定,排水科学”为土遗址的健康标准,辅以正确的绿化配置、周边生存环境的优化,提高土遗址抵御极端气候的能力;土遗址的日常管理要建立在气候与保护技术探讨研究的基础上,不但要格外的重视日常保养和防灾储备,还要编制行之有效的遗址抢险加固技术导则,在遇到极端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时发挥指导作用。

  在进行灾后文物保护工作过程中,对遗址灾害的深入调研加深了我们对土遗址特性与保护问题的认识。为了做好今后极端气象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工作,建议今后重点在完善土遗址保护策略、使用正确的保护技术和明确保护管理工作重点三个方面抓好工作。

  (1)立足久远施策。研究大周期气候变化规律,改变历史上对土遗址构造弱点认识不足的问题,提高资源投入效率。

  (2)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对病害类型、成因进行科学研究基础上,分区域、分类实施保护技术措施,保证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有效性。

  (3)突出防御重点。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是增强抵御极端气象环境下水害的能力,所采取的保护的方法同时也应兼顾对其它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4)突出价值保护。制定保护的方法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遗址本体价值的保护,具体的措施和程度均要以尊重价值为原则,并慎重对待形貌“复原”工程。

  (5)适度使用现代防护加固技术。以采用与土遗址材料类似的维修材料、运用历史优良历史传统技艺维修加固为本,在特殊、脆弱地段,可按照文物保护原则采取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现代防护加固技术。

  (6)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各部门间沟通,充分与应急管理部门和气象部门沟通,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及时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形成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1)分区、分类编制保护技术方面的要求,指导土遗址保护设计。根据各气候区土遗址材料与构造类型的不同,编制不同的保护设计技术方面的要求或导则。在遵守“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不同遗址的材质与构造差异、文化特征和各自独特的价值。

  (2)“形态可辨,构造稳定,排水科学”,是土遗址健康的三大标准和保护设计基本目标。

  形态可辨——包括走向、轮廓和艺术特征的整理。不要为追求遗址形貌完整而大量进行“复原”。过量的“复原”会破坏遗址的历史信息和遗址特有的艺术形态,不符合文物保护原则。

  构造稳定——包括土遗址的单元构造、质地密实度、壁面角度及为实现稳定目标而附加的与本体风貌相协调的加固构造。加固构造类型应因遗址病害类型及严重程度而异,夯土回填、护坡、砖石重力支护挡土墙、宾格、土钉加固甚至锚喷加固,在符合最小干预、可逆性强、存续期灵活、外观与土遗址风貌协调等保护原则前提下,均可视情使用。

  排水科学——包括对原有排水系统或历史上形成的合理排水路径形态的尊重,也包括为抵御水害而增设的排水系统。增设的排水系统包括本体顶部排水路径、坡脚防护构造、散水与全域排水设施系统,附加构造要尽量隐蔽,并与土遗址风貌相协调。

  (3)必要的河道治理。土遗址附近留存有河道的要进行河道治理,治理重点是清除行洪障碍,保证河道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并注重与文物风貌相协调。

  (4)科学调整绿化。清除损害土遗址特征、破坏土遗址本体、土遗址薄弱敏感区域的木本植物;治理历史形成的根劈裂隙;主要是采用浅根系耐干旱本土草本植物固土;乔木等深根系植物的种植要远离遗址本体区域。

  (1)做好三个落实、三个研究,纳入规划。落实制度、组织和经费;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本体构造优劣势、防御措施。纳入减灾抗灾规划,纳入地方城乡发展规划,及时精准实施。

  (2)完善抗灾设施与储备,加强平台监控。加强土遗址抵御极端气候的能力。完善抗灾物资储备。建立监控平台,及时监测极端气象环境下的遗址安全状况,及时施策。

  (3)着力日常动态保养维护,防患于未然。建立日常保养维护制度。建立常设小规模巡查组织,分段包干负责,察觉缺陷及时解决问题。

  (4)制定抢险加固技术导则,保证工作有效科学。为实现科学抗灾,应分类编制土遗址抢险加固技术导则,用以指导极端气象条件下的抗灾减灾工作。导则中的技术措施一定要遵循迅速有效(实施条件要求低)、最小干预、可逆性强、存续期灵活(可永久可临时)、未来在风貌协调方面可塑性强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