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的煤矿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技术创新措施。为了更有效地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襄矿集团晋平煤业最近实施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安全技术——‘电子围栏’系统。这一系统不仅为煤矿作业安全筑起了坚实的防线,也成为煤矿智能化安全防控的标杆。
随着煤矿行业的持续发展,安全生产问题始终令人关注。日前,晋平煤业在采区1016工作面成功运用了这一新技术。有一名工作人员在靠近转载机机尾时,系统立即发出了“嘀嘀嘀”的警报声,指示他迅速撤离。这种反应速度让人不禁感叹科技的力量。
‘电子围栏’作为一种先进的人员接近防护解决方案,结合了精准人员定位、红外感应等多种技术方法。在井下作业环境中,设备周围的人员活动情况可实时捕捉并监控。当作业人员不慎接近了危险区域,系统会迅速发出警告信号,提醒正在操作的安全人员立即停机核查。若工作人员依然无视警告继续前进,系统会自动断电,从而有效预防因误入引发的机械伤害事故。
据晋平煤业机电副经理姚树军讲述,早前通过人工巡查和设置挡板来实现安全防护,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不少安全风险隐患。如今,‘电子围栏’的引入,以智能预警、实时记录、现场制止及联动闭锁等多重机制,实现了人工与智能的双重安全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矿井与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为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包括掘进机、采煤机和破碎机在内的多个伤人事故频频发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联合有关部门,早在2024年3月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全省煤矿井下危险作业区域安设“电子围栏”的通知》。此项通知明确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煤矿井下危险作业区域全面安装‘电子围栏’,以强化危险区域管理,有效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襄矿集团紧随其后,积极做出响应并快速部署,致力于在井下危险作业区域全力推行‘电子围栏’系统,以有效防范机械伤害事故,并为工作人员的安全再上‘保险’。目前,该系统已成功扩展至多处关键作业区域,如井下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机、梭车以及防爆柴油设备区域等,确保在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实现智能化监管。
矿井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不仅代表着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对安全生产理念的深刻践行。襄矿集团的副总经理李向阳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探讨并完善井下危险作业的安全技术,确保危险区域的预警系统全覆盖,真正的完成无盲区的风险管控,消除隐患,夯实矿井安全基础,给职工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随着科技的慢慢的提升,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模式也必将迎来新的变革。“电子围栏”系统的推广应用,无疑为山西煤矿的安全管理树立了新的标杆,逐步提升了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安全保障,不仅仅可以及时应对潜在危机,更将推动整个煤矿行业朝向更安全、高效、智能的方向迈进。未来,期待更多类似技术能被应用在煤矿工程中,为保障工人安全而不断努力。
总的来说,山西襄矿集团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创新探索,让人们看到了科技赋能下的煤矿行业未来,更为全国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